防沉迷系统防住了谁?

发布时间:2025-03-21 17:00 来源:清朗河南

随着互联网和电子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,网络沉迷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,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管理成为重中之重。对他们来说,网络就像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宝藏箱,游戏、短视频、社交软件……无不散发着诱惑的光芒,但过度沉迷其中,日夜颠倒,不仅学业荒废,身心健康也亮起了红灯。某地一初二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休学,此后多次尝试重返学校,但均因网络沉迷问题失败,成年后,他逐渐退缩到自己的房间,不再与外界接触,生活陷入“隐蔽青年”的状态。还有某地一名初中生,一周时间从父亲工资卡中划走 18 万余元打赏主播,只为在虚拟世界里享受片刻的虚荣与关注。


这些案例背后,是孩子沉迷网络后失控的行为,不仅让家庭经济受损,更反映出他们在虚拟世界中的迷失和沉沦。为了给这股浪潮 “踩刹车”,防沉迷系统应运而生。当我们冷静审视,不禁要问:防沉迷系统到底防住了谁?


从积极的方面看,防沉迷系统确实对部分青少年起到了约束作用。通过技术手段限制游戏时长,一些自控能力较弱的孩子减少了在游戏上花费的时间,从而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现实的社交活动中。然而,防沉迷系统并非无懈可击。不少青少年通过各种手段绕开防沉迷系统:他们偷偷使用长辈的身份证号注册游戏,或者在网上购买已通过实名认证的账号,还有不法分子通过 “一买,二绑,三租” 等非法手段,获取公民个人信息,盗取或绑定游戏账号后出租给未成年人。防沉迷系统在这些 “小聪明” 面前,仿佛变成了纸老虎,看似威风凛凛,实则一击即破。


更值得关注的是,防沉迷系统似乎未能完全触及问题的核心 ——青少年沉迷网络的深层原因。很多时候,青少年沉迷游戏并非仅仅因为游戏本身的吸引力,更多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压力、孤独感以及对自我认同的需求。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,即使限制了游戏时间,他们也可能转向其他网络娱乐活动,甚至陷入更深的网络沉迷。


防沉迷系统的初衷是美好的,它承载着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任。但要真正发挥作用,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。游戏公司不能仅仅把防沉迷系统当作一种形式,而要不断完善技术手段,加强对账号实名认证的管理,让那些试图绕开系统的行为无处遁形家长们也应承担起监管责任,不能把手机、电脑当作哄孩子的工具,要加强对孩子的陪伴与沟通,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,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。对于青少年来说,要明白防沉迷系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,主动培养自律意识,合理安排游戏时间。只有这样,防沉迷系统才能真正防住那些容易沉迷游戏的人,让大家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,不被游戏所“奴役”。


图片


【清评】是“清朗河南”推出的原创性评论栏目,如需转载、摘编,请联系本账号进行授权,并标注来源:清朗河南。同时,欢迎广大网友积极投稿,投稿邮箱qinglanghenan@163.com。


图片
图片
图片
清朗河南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官方账号,河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。 欢迎投稿:qinglanghenan@163.com31篇原创内容公众号
清评32清评 · 目录下一篇我们如何接住AI抛来的“盲盒”?阅读 38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