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“魔改”:玩梗有风险,改编须谨慎

发布时间:2025-01-03 09:26 来源:清朗河南

AI“魔改”:玩梗有风险,改编须谨慎

图片

      最近你刷短视频的时候发现了吗?多部国产电视剧集中遭遇AI“魔改”,乍一看都是熟悉的经典桥段,但只要稍稍停下下滑的手指,就会发现画风突变:柔弱的林黛玉变成了林教头;孙悟空骑着摩托扬长而去甄嬛因被温实初退婚开始走上修仙之路,还被送往《哈利·波特》中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进修……AI“魔改”已成为网络文化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,在追求流量与热度的过程中,没有底线的改编不仅是对经典IP的亵渎,更严重违背了原著的精神内核,冲击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

       AI“魔改”的网络侵权风险无处不在。改编者未经著作者或版权方授权,使用AI擅自对经典影视剧进行改编和再创作在网络上传播,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;未经演员同意,擅自使用其肖像进行“魔改”,对原剧中演员的肖像进行夸大、丑化甚至恶搞,侵犯了演员的肖像权、名誉权。另有一些AI“魔改”视频中违法违规植入广告,或是直接让剧中人物化身“代言人”,再或是“ 魔改 ”后发布的内容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,则构成严重违法行为。

      人工智能要“智”更要有“治”。要积极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,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、健全人工智能治理长效机制,完善AI生成内容的法律制度,持续加大打击力度、畅通维权渠道。平台运营商和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,对AI生成内容划定红线,严禁违法违规、侵权欺诈内容的传播。作为内容消费者,受众也应保持警惕,提高辨别AI生成内容的能力。监管久久为功,平台压实责任,观众明辨是非,才能更好共建共享清朗网络视听空间。

       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,AI创作亦需守规矩。AI“魔改”乱象整治,不仅是对网络视听内容的管理,更是对人工智能向上向善的价值引导和规范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技术的发展应始终服务于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,而非短期的流量与利润。通过加强监管与规范,在确保AI技术应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,也能有效保护文化价值与法律伦理,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与共同发展。

图片


【清评】是“清朗河南”推出的原创性评论栏目,如需转载、摘编,请联系本账号进行授权,并标注来源:清朗河南。同时,欢迎广大网友积极投稿,投稿邮箱qinglanghenan@163.com。



图片
图片
图片
清朗河南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官方账号,河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。 欢迎投稿:qinglanghenan@163.com20篇原创内容公众号